到屈原故里景区,揽峡江美景观非遗演出

说起屈原,我最先想起的不是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是他的文学成就,也不是端午节的来源,而是高中语文课上老师让我背诵《离骚》的情景。当时心里嘀咕,这篇古文怎么这么长、这么拗口?大学时再学《离骚》,我才开始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屈原,了解他的思想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当我走进秭归,我才明白秭归人对屈原、对端午节的那种深厚感情。

秭归不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还是屈原的故乡。东晋名士袁山松在其作品《宜都山川记》中记载: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北魏郦道元也在其《水经注》中有“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的描述,这些都为屈原是秭归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秭归流传着多种关于屈原的传说,纪念屈原的名胜古迹更是多不胜数,其中最不能错过的便是屈原故里景区。

风雨沧桑屈原祠

从宜昌市区驱车出发,大约1个小时之后便到达了坐落在秭归县茅坪镇凤凰山的屈原故里景区。屈原故里景区毗邻三峡大坝,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而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屈原故里景区距三峡大坝的直线距离仅米。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屈原故里这个景区的来源了。三峡大坝修建之后,为保护文物,屈原祠、江渎庙等24处峡江地面文物被集中搬迁到了三峡大坝正对面的凤凰山上,也就是现在的屈原故里景区。

屈原祠是屈原故里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巍峨宏伟的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凤凰山上,雄伟壮观而不失庄严肃穆。

穿过山门就是前殿了,前殿内展示着屈原祠模型以及屈原祠两度迁移复建的图文资料。大殿门楣上方的匾额上书写着的“中华诗祖”几个大字似乎在昭告着人们屈原对中国文学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大殿正中央是一尊令人肃然起敬的屈原铜像,凝望着屈原像,那忠君爱国、满怀孤忿、才华横溢的形象又在脑海中涌现了。大殿两侧是跟屈原相关的两幅壁画。南北偏殿里展示着屈原作品以及与屈原有关的传说遗迹等。

我站在屈原祠的大殿内透过门向外望,外面是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和壮观的三峡大坝,门内是与屈原相关历史遗迹,这道门仿佛连接了过去与现在。想起陆游的“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不免感慨万分。

屈原祠可谓是历经了风雨沧桑。早在唐代的时候,人们为纪念屈原,就在归州城东5里的屈原沱、离江水米的山坡上建起了秭归历史上第一座屈原祠;北宋时期,在屈原沱原址进行重新修建,因宋神宗将屈原诏封为清烈公,人们便将重修的屈原祠称之为清烈公祠;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清烈公祠被迁建至归州并更名为屈原祠;年11月,因三峡工程屈原祠被搬迁到秭归凤凰山并进行扩建。这才有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坐山面江的屈原祠。

任世间万物,谁也逃脱不了岁月的摧残。时间抚过,在屈原祠的建筑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记。掩映于苍劲松柏、橘树间的建筑,沧桑之中遗韵犹存。

非遗传承:一个端午三次过,三次端午过一月

孤陋寡闻如我,到了秭归去了屈原故里景区,我才听闻秭归有这样一独特的习俗:一个端午三次过,三次端午过一月。

千百年来,关于屈原的诗歌、故事、传说等在秭归流传甚广,由此形成了许多形式独特的习俗和文化,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

秭归是端午节的发祥地,每年端午,人们都会举行一系列纪念屈原、弘扬端午文化的活动。于秭归人而言,端午节甚至是比春节还要隆重还要热闹的节日。他们总共过三个端午节,分别是农历五月初五(头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和五月二十五(末端午)。头端午和大端午期间,除了祭龙舟头、唱《招魂曲》、祭拜屈原,还有着贴端午对联、门口插艾叶菖蒲、包粽子、煮盐蛋、制香囊、给小孩子涂抹雄黄酒等一系列传统民俗。到了末端午,还有着送船神等活动。

今年的端午节,屈原故里景区更是热闹非凡。人齐聚在屈原广场参加“最多人一起包粽子”活动,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尽管没能亲眼目睹那近万人一起包粽子的壮观场面,但从他们讲述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自豪的语气,就能感受到秭归人对端午节的那份深厚感情。真的,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提起端午节他们都能跟你唠上几句。秭归人把对端午节习俗和文化的传承渗透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难怪屈原故里景区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即便是错过了秭归的端午节,还可以通过屈原故里景区的大型民俗情景歌舞剧《大端午》来感受那风情迥异特色鲜明的秭归端午。遗憾的是,时间原因我们并未观赏到《大端午》。嗯,那就先留作念想吧~

《民间记忆》《县太爷断案》,尽享视觉和心灵上的非遗盛宴

除了屈原祠,峡江古民居群也是屈原故里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在那里,不光能看到20多处搬来的古建筑,还能享受到一场场视觉和心灵上的非遗盛宴。

步入青滩民俗馆,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黑色的木门木窗,一块上书“民间记忆”的牌匾,几张桌椅,陈设极其简单。屋内的灯发出蓝色的光,给人一种阴冷而神秘的感觉,像极了电影中的场景。就是在这一方并不宽敞的院落内,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演出。

这边我们还沉浸在一对姐妹《迎客歌》精彩的演唱中,那边杨老先生神秘的巫术已经上演了。来自民间的绝技绝活,引得大家拍手叫绝。

最不能错过的是王正双先生的表演。他是秭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民间吹打乐代表性继承人,他一个人打击多种乐器、轻松演绎民间乐曲曲目30余首,演奏效果相当于三支民间打击乐队!他坐在那个集十五种乐器于一体的设备前专注地演奏着,专注的表情沉醉的模样让人感叹,这世间还有如此致力于传承秭归民间吹打乐的传统艺人!观看表演期间,对王老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

青滩民俗馆还有一个龙舟非遗文化展馆。各种造型的峡江木帆船,是在民间老艺人指导下开发而成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从清潭民俗馆出来,沿着幽静的小道,我们前往杜氏宗祠观看情景剧《县太爷断案》。一场长达20分钟左右的演出,诙谐幽默,不经意间就享受到了一场视觉和心灵上的非遗盛宴。

屈原故里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蕴含其间的屈原文化、峡江文化和巴楚文化都值得我们一品再品。我只用了一上午时间粗略地去读它,又怎敢说读懂了呢?那就,下次再约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