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漂到安

进入秋季,南方的太阳依旧火辣。

侗族姑娘黄志秀在自家的桃林里忙着采摘桃胶,她额头渗出的汗水和树上分泌出来的桃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亮亮的。

“这东西以前挂在树上没人要,如今卖70元一斤都有人抢着要。去年一年卖桃胶赚了多元。”黄志秀告诉记者,桃树流胶意味着少结果、果树寿命缩短。过去最讨厌看见的桃胶,如今却创造了经济价值,这让她感到惊喜。

9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新民民族村村民黄志秀在晾晒桃胶。陈福平摄

村庄之变同样让人欣喜。黄志秀所在的江西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新民民族村是个多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超过85%。

年,回归祖国的京、侗、傣、瑶、壮、苗、彝等7个民族的名侨民迁居于此,与当地汉族村民一起共谋未来。

67岁的瑶族老人黄世宁没有忘记,当时村庄还很落后——只有一些板栗树,一家十几口人挤在土瓦房里。

“新民民族村那时还叫江西国营金坪华侨农场新民分场,我是场长。取名‘新民’,是希望不再漂泊,成为‘新生之民’的意思。”黄世宁回忆说。

随后的变化让村民们由“漂”到“安”。年,金坪华侨农场划到峡江县管理。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金坪民族乡正式成立,新民分场更名为新民民族村。

年,当地党委政府筹集各类扶持资金余万元,通过统一规划、政府补助、村民自建等方式,个家庭每家新建了一套三层楼房。34个特困户或低保户家庭搬进了政府全资兴建的两室一厅济困房,家家户户实现了安居。

安居之后是乐业。

年,新民民族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年出生的瑶族小伙郑馨贵瞄准机会,返乡从事特色果业种植,娶了从小就认识的邻居——侗族姑娘黄志秀,过上了“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生活。小两口种植的60亩果树,通过发展采摘体验等乡村旅游,年纯收入近20万元。

9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新民民族村村民郑馨贵在给桃树浇水。陈福平摄

新民民族村如今有人,全村多亩果树成了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果园里也不再只有板栗树,还引进了桑葚、木通果等高附加值品种。

39年来,8个民族的村民和谐共处、团结互助,像石榴籽一样抱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年,金坪民族乡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每个村小组都有村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里的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铁皮棚拆除等大小事,都是各民族群众一起参与、一起决定、一起出力。”新民民族村党支部书记钱存坪告诉记者,村务共治拉近了村民的感情,让村内民族间的通婚成为常态。

近年来,随着各类民族风情节庆活动的举办,新民民族村成了4A级乡村旅游景点。站在村头,美景如画:向村里望去,是一排排淡黄色的居民小楼,掩映在绿树之间;向村外望去,是一片少数民族风情建筑群。

9月11日拍摄的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民族风情园。陈福平摄

金坪民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雪平透露说,网红打卡点民族风情楼的展陈将于近期升级,增加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等展示内容;乡里还打算出一本少数民族教材,让新民民族村“1+7”个民族的故事走进课堂。

记者:袁慧晶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