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nb.ifeng.com/a/20190604/7486762_0.shtml南宋的繁荣
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元、明、清三朝将他奉为圣人,作品成为科举考试指定教材,世人尊称“朱子”,是除了孔子之外的第二人!
王阳明的儒学思想也是建立在他对“格物”的认识之上的。
今天是王阳明诞辰周年纪念日。他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宋明理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历史上的儒者在思想学术和经世济民的功业上都达到相当成就的并不多,王阳明是其中一个,同时,他也是集儒家理想人格的极致——“内圣外王”于一身的豪杰之一。
曾国藩曾评价他“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他屡屡被成功学书籍当作范例进行剖析,其实他本人对世俗所定义的成功最是不屑一顾。这样一个人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他的经历又如何影响了他的学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阳明拜谒大儒的故事吧~~
中国历朝疆域01
弘治二年(),王阳明十八岁。
是年十二月,王阳明偕夫人诸氏返回家乡余姚。
王阳明在洪都生活了十四个月。
在此期间,他热衷于书法。
至于他究竟读了哪些书籍,做了什么学问,已无从得知。
但不妨设想一下,他至少应该读过一些儒家的书,也游览过名山大川,以便寻仙问道。
王阳明四十九岁时写了《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在最后一首中有这样一句:
“当年曾此寄一迹,屈指忽复三千春。”
大西晴隆和近藤元粹都认为,此处的“三千”有误,应该是“三十”。
江西省峡江县东南处有一座玉笥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名为大秀法乐洞天,其中的主殿叫大秀宫。
近藤元粹指出,王阳明拜访的应该是大秀宫,而不应是火秀宫,题目中的“火秀宫”可能是笔误。
(《王阳明诗集》)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四十九岁时,“六月,如赣”,“十四日,从章口入玉笥大秀宫”。
可见,《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中的“火秀宫”,实乃“大秀宫”之笔误。
通过以上记述,可以想象得出王阳明滞留洪都期间,应该经常游山玩水,对神仙之境心驰神往。
那么,王阳明为何要在十二月返乡呢?
这可能和他的祖父竹轩公翌年去世有关。
在得知祖父病重的消息之后,王阳明便启程返乡。
他带着妻子从洪都出发,经过鄱阳湖,然后沿信江逆流而上,从东部离开江西境地。
又从钱塘江上游的常山出发,经过衢州到达杭州,最终回到家乡余姚。
在王阳明沿信江逆流而上,到达广信府上饶时,顺便拜谒了娄谅,向他请教宋儒的“格物”说。
娄谅是吴与弼的三大高徒之一。
据说,娄谅曾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与王阳明当时的内心情境深度契合。
儒学是王阳明的家学,他在内心深处对儒学充满信赖,这也正是他要拜谒娄谅的原因。
02
娄谅教给王阳明的“格物”说,其实是他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他自己的“格物”说。
娄谅的恩师吴与弼是明初的朱子学者,娄谅继承了恩师的学风。
“格物”说在儒家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朱熹和王阳明对“格物”说的不同解释体现了二者思想的差异,这种差异其实源自他们各自独特的精神世界。
“格物”一词最早出现于《大学》,是“八条目”中的一条。
关于儒学之道,《大学》列举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分别是明明德、亲民(朱熹将其读为“新民”)和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而言之,“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是修己治人之道。
修己重在修身,它主要体现于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
治人重在经世,它主要体现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与治人共同构成了儒学的根基。
修身是经世的基础,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又是实现修身的必要手段。
在儒学中,修己和治人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因此,明明德和亲民是一体的,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
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
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
前者虽然纯真,却忽视现实;
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
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只有儒学。
儒学主张修己是治人之根本,这体现了儒学的特点——重视人的自由性和主体性。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两篇。
到宋代时,《大学》和《中庸》格外受重视,被单独列出,和《孟子》《论语》并称为“四书”。
“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儒生在学习“五经”之前,必须先学习“四书”。
宋儒的代表人物朱熹曾亲自给《大学》《孟子》《论语》《中庸》作注,并把给《大学》作的注释命名为《大学章句》,足以看出他对《大学》的重视。
儒生必须先学《大学》,以明白儒学的学习方法和做学问的方向;
然后再学习《孟子》,以激起自己的道义精神;
接下来再学习《论语》,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最后要学习《中庸》,以了解儒学思想的终极境界。
在《大学》中有如下语句: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是儒学的根本。
到宋代后,儒家更加重视“格物”。
“格物”一度成为儒学区别于其他学说的重要标志。
对“格物”的认识促进了儒生思想的形成,儒生的不同思想又促成了对“格物”的不同认识,所以说宋明儒学的思想史其实就是对“格物”的认识史。
王阳明的儒学思想也是建立在他对“格物”的认识之上的。
朱子这样解释格物: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
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来说,理先于气而存在。
各种事物都由气构成,格物就是要穷尽各个事物之理。
事物不同,它们各自的“理”也不同,这是“分殊”。
但这不同的理,又都源于一个理,这是“一理”。
这和佛教中“一即多”的理论有些相似。
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才能最终悟出大的“一理”。
如上所述,宋儒是通过“理”与“气”的关系来探讨儒学的根本原理。
其实最早使用“理”和“气”来描绘世界观的是北宋的二程(程颢和程颐),朱熹后来接受并发展了“理气”论。
二程的“理气”论存在两个方向,程颢坚持“理气一元”论,朱熹的辩友陆九渊继承了这一观点;
程颐坚持“理气二元”论,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
此外,朱熹还认为欲穷尽天下万物之理,必须依照《大学》中言及的格物之法;
通过格天下万物,明白各自之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在忽然之间将万理归一,最终悟出世间大的“一理”。
也正因为如此,朱熹才会一直强调要广闻博识。
朱熹在世之时,其学说受到朝廷的压制。
他去世之后,其学说才获得大发展。
到明朝时,朱子学被定为科举科目,风靡一时。
纵观王阳明悟道的过程,就是一个破除外物,寻求本心的过程。
先破后立,超越自己。
破旧习性,开新风气。
正所谓:“打破外物,才见真空。”